美国和印度的关税冲突进一步升级,特朗普已经将对印关税,单方面提升到了50%,没有提前跟印度进行商量。与此同时金惠配资,一个消息来的很突然,时隔7年,莫迪即将访问中国,并参加月底的上合峰会。而更突然的是,同一天内,还有第三个消息,那就是特朗普对中国发出了威胁。这三个消息,有着很明显的前后联系。
其实之前在节目里我们分析过,印度肯定会向中国靠拢。因为无论地缘政治上的影响,还是全球范围内的综合国力,中国都是印度为数不多的救命稻草。前不久中印关系缓和,外交接触频繁,已经给今天的局势进行了铺垫。莫迪的意图很明确,就是要用中国的影响力,来对冲特朗普的关税威胁。
换句话来说,印度本身拿不出什么筹码跟美国谈判,莫迪只能用中国这个关键因素,逼特朗普让步。而且,既然印度官方能宣布莫迪访华,那就说明中印已经私底下沟通好了,中国答应了莫迪的访问请求。
至于,这中间具体的利益交换是什么,我们肯自然是不清楚的,但有这么几点可以明确,在中印关系上、在整个东亚地缘政治上,在上合、金砖等国际平台上,莫迪必然要给中国足够的承诺。
而这对美国来说,对特朗普来说,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。毕竟,印度是美国整个印太战略的关键。印度不像菲律宾、日本等国家,只能作为美国在战术层面的桥头堡,而是整个战略层面,美国遏制中国、封锁中国、围堵中国的最重要一环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就在美印矛盾升级、莫迪宣布访华之际,特朗普又把矛头对准了中国。当天,在被问到是否会对中国加征新关税时,特朗普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,“这很有可能”。同时,特朗普再次点名中国,称中国和印度一样,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。而就在更早之前,美国财政贝森特也曾放话,中国可能会面临新的关税制裁。
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,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但在莫迪宣布访华这个节骨眼上,特朗普意味深长点名中国,显然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。很显然,印度这次的强硬态度金惠配资,确实出乎了特朗普的意料,时隔7年访问中国,更让特朗普意识到了危险。
那么问题来了,特朗普到底在怕什么呢?
首先,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:特朗普不是不想对中国动手,而是他不敢轻易出招。对印度加税,印度经济短期吃紧也就认了,反正贸易总量不大。但对中国,真要强硬开打,反过来伤到美国自己的部分可能更大。这不是特朗普不清楚,而是他在权衡一个更大的风险。
而这边的莫迪,看起来像是自主选择访华,实际上却是被逼出来的招数。特朗普这次是真的动手了,印度国内压力山大。再加上美国还在逼印度别买俄罗斯石油,甚至扬言要实施进一步惩罚。这一系列打压让印度一下意识到,美国靠不住了,再不找出路,只能被压着走。所以莫迪开始转身,对中国释放信号,主动修复中印关系。
现在的局势,就像一盘棋。印度这步棋,本来是特朗普要吃的“卒”,结果现在走偏了方向,跑到了中国那边去。莫迪此时访华,并不是因为中印关系忽然升温,而是被美国逼得必须找一个出路。中国成了他能快速打开外交局面的关键一环。
那接下来会怎么发展?
第一,中印之间的关系可能不会一下子升温,但会出现一个“缓和窗口”。莫迪不会对中国大张旗鼓示好,但他会尽可能在外交上表现出合作的态度,比如在上海合作组织里多和中方互动,少提争议话题,甚至在经贸上放松一些限制。
第二,美国会继续试图把印度拉回去,不排除特朗普下一步还会继续放狠话、甚至变本加厉。但关键是,印度现在已经尝到了“押错宝”的苦果,不太可能轻易回头。除非美国能给出更实际的让步,否则印度肯定会继续靠近中俄,以此对冲美国的压力。
第三,中国方面应该会选择“静观其变”。不会主动大动作拉拢印度,但也会适时释放善意,比如支持印方参加多边机制、恢复经贸往来。中国知道,印度真正想要的,是有一个“可以靠”的第三方来抗衡美国。这时候,只要中国保持定力,就会成为那个稳定的大国选项。
最后我们再回到标题,特朗普到底在怕什么?
他怕的不是印度突然靠近中国,他怕的是自己的施压政策引发一连串“脱美潮”。他对印度加税,本来是想树立威信,结果却可能逼出中俄印合作的新局面。这才是他真正担心的。
特朗普清楚,一旦中俄印三国重新走近,美国在全球施压的策略就很难持续下去。到时候,不只是印度,可能还有更多国家开始寻找“替代选项”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中国扮演的角色只会越来越重要。
所以,莫迪这次访华不只是一次普通的外交访问,它很可能成为亚洲地缘政治走向分水岭的一步棋。特朗普放出威胁话,更多是虚张声势。他想吓住中国,却更暴露了自己的焦虑。
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中国会不会怕,而在于,美国是不是已经开始怕了。
《印媒:莫迪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华,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》 环球网
《特朗普表示金惠配资,他可能对中国征收与印度类似的关税,以应对俄罗斯石油》 路透社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