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凤山传奇
\n文/马林
\n少年时的我,常常在老家后面的鸿凤山上放牧。每当坐在山梁上,背诵刘禹锡《陋室铭》中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时,双眼久久凝视着鸿凤山,总想对这座山的起源一探究竟。如果说“我是谁、从哪里来、到哪里去”,是每个人心中的哲学问题;那么,用文字记录与鸿凤山相关的故事,就成了我珍藏在心底的夙愿。
\n得名传说
\n大巴山脉,西接秦岭、东连巫峡,雄奇险峻,天下知名。造物主不忘在七曜山身旁,给万州安排了一座距离天空更近的鸿凤山,它海拔近1500米,平地突兀而起,山势雄伟险峻,风景秀丽。这里与湖北苏马荡相邻,有“重庆凉都”之称。关于这座山的名字来源,目前没有确切典籍可考。相传古时候有个官员来此消暑纳凉,远看山形酷似展翅高飞的凤凰,遂取名“鸿凤山”,山名经祖辈口口相传,沿用至今。
\n此外诚信双盈,鸿凤山还有段美丽的神话传说,来佐证其命名渊源。一只金凤,落户朐忍县一隅,寻得梧桐树,衔枝筑巢,演绎着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。金凤看当地农民年复一年早出晚归,辛勤劳作,却难有丰收,遂在月黑风高的夜晚,飞到数十里外的“船头寨”,将地主家的稻谷种子衔回,播撒在田间地头,当地居民因此仓廪丰实,安居乐业。最后,地主发现了这只劫富济贫的金凤,立即派人手持斧头,循迹追杀。穷追不舍之际,金凤突然消失不见,幻化成一座巍峨挺拔的高山,众人爬上山巅,蓦然发现活脱脱一只凤凰展翅欲飞,山巅形状与凤冠无异。怒火攻心的地主,下令手下在“凤冠”顶上,用錾子凿出一个凹槽,直到凹槽鲜血喷涌,层林浸染,方才作罢。一座神似凤凰身姿的大山定格于此,人们为了纪念金凤衔种的善举,于是取名“鸿凤山”。
\n神话固然凄美,生于斯长于斯的我,对山名的起源还有一种个人浅见。这座山目之所及,常见漫山遍野的“红枫树”,许多年前或曰“红枫山”,时光荏苒,随着人们对神话传说里美好事物的向往,“红枫”逐渐演变成了“鸿凤”。鸿凤山山峰起伏秀丽,整座山形更像文人使用的笔架,所以这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,文人辈出。
\n前世今生
\n说到红枫,最容易联想到鸿凤山脚下的“三峡古枫香园”,如今这里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因为鸿凤山,凤凰来仪,就有了万州“凤仪乡”,就有了“鸿凤村”。我这个经年漂泊的游子,习惯自称“凤仪乡鸿凤村村民”。
\n“凤仪”曾是我身份证上长达数年的温暖标识。2004年8月之后,凤仪乡并入万州恒合土家族乡,两乡合并后,恒合土家族乡辖区面积83.4平方公里,辖13个村、1个社区、79个村(居)民小组。多年后,我仍然会怀念“凤仪”这个熟悉的词语。
\n因为年龄的原因,我对“恒合”这个名字稍显陌生。后来查了资料,才了解到“恒合”的前世今生:1943年,始为恒合乡,隶属第六区;1950年初,隶属龙驹区;1953年7月,恒合乡析置曾家坝乡;1958年10月,恒合改建恒合公社;1966年9月,恒合公社更名星火公社;1975年8月,星火公社复名恒合公社;1983年,恒合公社改为恒合乡;1992年10月,曾家乡并入恒合乡;2001年3月,恒合乡改为恒合土家族乡;2004年8月,凤仪乡并入恒合土家族乡。
\n没想到,恒合土家族乡竟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沿革。如今,万州区已将恒合土家族乡打造成避暑天堂、康养小镇,“万州后花园”名副其实。走进蓝天白云下的恒合,才发现它是“高原之乡”“康养恒合”“土家原乡”,也是天上的街市,更是云上的恒合。恒合土家族乡诚信双盈,因寓意恒心合作、永存不变而得名。2024年1月,恒合土家族乡被命名为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”。
\n幸福篇章
\n入学后,每年清明节,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到凤仪场镇边的“观田坝水库”湖畔,列队肃立在凤仪烈士陵园,聆听在“凤仪暴动”中为国捐躯的烈士英勇事迹。
\n原来,这片传说中被凤凰鲜血染红的古老土地上,其实流淌的是革命先驱的坚强意志和血液。“观田坝水库”是我父亲那一代人,每天带着干粮,用手中的锄头和竹篓,肩挑背扛,硬生生挖出的一个人工湖泊,水库当时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全乡的稻田灌溉。水库边沿形似游龙戏凤,如今因为旅游的需要,将枫木村上的“龙门垭”改为“鹿鸣垭”,观田坝水库也更名为“隐鹿湖”,但山仍是护佑一方安宁的鸿凤山。
\n恒合土家族乡的政府办公地设在原凤仪乡场镇,在老一辈人的口中,场镇又名“老哇塘”,后被人根据方言译为“老鸦塘”。
\n年幼的我,最爱拽着母亲的裤脚,死皮赖脸要跟着去赶场——到“老哇塘”赶集,目的无非是到了街上找母亲要一颗“水果糖”或者“黏米泡粑”,饱口福、解馋虫。母亲拗不过我,无奈只得带上我。只要看到凤仪街下场口那几棵高耸入云的梧桐树,我就异常兴奋。粗壮的梧桐树干,三个成年人展臂牵手方可合围,每棵梧桐树冠上都有一个或几个硕大的鸟窝。若干年后,我才知道,是一群白鹭在此幸福地繁衍生息,只是被当地人误认为是乌鸦。天空中,白鹭无忧无虑地飞舞穿梭;梧桐树下,乡民熙熙攘攘,买卖牲畜和生活用品。还有一些神秘的人,将手藏在衣袖里,彼此通过“隐藏的手语”博弈着一头牛的价格。懵懂无知的我,对人们的言行不感兴趣,倒是喜欢观察那一群引颈高歌的白鹭,在鸿凤山四周来回翩飞盘旋,暗自思忖“凤凰会不会就是这个模样”。
\n万州作家协会主席文猛,在他的散文集《河生》中这样描述《恒合开篇》:“俯瞰桃花源般美丽的恒合,纤尘不染的蓝天之下,鸿凤村桃花源民宿,石桶寨,文星塔,龙凤湾,相思坪,枫叶帐篷酒店,栖凤湖畔山庄,龙潭轩,凤凰峡,雪龙亭,齐矅山大风车……处处古老的山寨,处处桃源山村,今宵酒醒何处,在恒合,你就有这样的手足无措。”
\n诚如作家笔下所言,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,鸿凤山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变化的是一些隐入尘烟的老地名,还有日新月异的山乡巨变;不变的却是一代代改革先锋和质朴山民,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着幸福篇章。
\n版面欣赏
\n诚信双盈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